查看原文
其他

“同净”光催化:空气净化的黑科技

2018-01-31 小创 创新余杭

空气净化器是目前净化室内空气的主要设施。然而,受限于设计、密封性、空气流量等因素,空气净化器仅对较大微尘颗粒有效,而对雾霾PM2.5或更微小的颗粒收效甚微。一旦过滤材料过期失效,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。杭州同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光催化技术,可将污染物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,不仅净化效果更好,更避免了二次污染。



落户于余杭区梦栖小镇的同净科技,虽然2015年4月才正式成立,但核心团队早在2003年就开始研究光催化技术。10多年的积累与沉淀,让同净科技解决了全球学术界一直无法攻克的难题,成为行业“黑马”,获得2015年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、2015年度杭州市青蓝计划项目、2016年度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。企业项目成果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、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、“十一五”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项目和优秀论文奖等。

“当今世界最理想的净化技术”

在所有污染物中,最难处理的是有机污染物,例如甲醛、农药、苯酚等。传统的物理、生物处理技术,只能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和转移,不能根除。相比之下,光催化技术的有效性、安全性更高。



什么是光催化技术?就是在阳光照射的条件下,用光催化剂将有机物安全地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。整个过程不需要其他化学辅助剂,反应条件温和,没有二次污染。因此,这项技术被世界权威专家誉为“当今世界最理想的净化技术”。




光催化技术在1972年被首次发现,40多年来却没有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应用。这是因为此项技术受困于一个应用难题:长久以来,科学家始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“载体”来放置光催化剂。


为解决这一技术瓶颈,同净科技创始人王晟博士从2003年到2008年,带领研发团队一直在潜心研究。经过多年试验,同净实验室发现,纤维等有机柔性载体是最佳解决方案。使用纺织品等柔性面料作为载体,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应用效果极好,价格也相对实惠低廉。



研发只是在实验室中制作少量样品,而实际生产需要大批量制造。如何将技术产业化?王晟带领团队继续磨练,直到2012年,第一批光催化产品才正式生产出来。2014年,王晟团队通过采用动态柔韧的三维形态有机物作为载体,以“体催化”的方式将整体催化能力提高10万倍,且巧妙地解决了纳米光催化剂的回收问题,进一步节约了治污成本。


在2016首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期间,同净科技采用自主研发的“光催化”除甲醛网毯,为大会场馆提供空气净化服务。除甲醛网毯覆盖会场面积共计约15000立方米,治理时间仅为短短10天,目标是治理空间的甲醛值从0.2 mg/m³降至0.02 mg/m³以下(0.1 mg/m³为国家安全标准)。经过同净科技的治理,异味严重、甲醛超标的场馆最终全部达标。


光催化技术形成全新产业链

据有关专家估算, 2010年以来,光催化产品总值每年平均以13%的速度增长,预计5—10年后市场规模将达到数百亿。光催化技术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,不仅可用于净化空气、汽车及交通设施,还可应用于陶瓷、建筑材料、餐饮用具、医疗器械、家用电器、可降解塑料、水净化处理、日用品等领域。


2016年10月,同净科技自主研发的光催化网毯正式线上销售,累计销售1500余张,销售额突破50万元,一度供不应求,好评率更是高达95%以上,并且无一例退换货。



近年来,同净科技与西班牙品牌“迈安奇”签订了“儿童安全防护”战略合作协议,共同打造光催化综合防护产品;与松下电器、国内第二大水漆厂商晨阳水漆达成战略合作意向;与洁丽雅、格力、小米、海尔等企业达成合作,共同开发各领域多形式的“光催化+”系列净化产品,打造完整的产业链。


也许有一天,当我们步入餐厅时,不必再审视餐桌上的碗筷是否消过毒;孩子在居室玩耍时,不用再担心病毒污染肌肤;走进商场、影院、办公室,迎面而来的是清新无臭的空气;进入公用浴室、厕所、游泳池,不必再为病菌交叉感染而烦恼……因为,光催化技术将为我们创造一个全新的洁净空间!


往期回顾

回顾一丨“生物导弹”精确打击肿瘤,“爱德程”新药获批进入临床试验

回顾二丨老板电器:向全球输出民族品牌与中国文化

回顾三丨杭州埃梯梯:价值源于服务,创新铸就品牌!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